航空工業(yè)西飛完成全年生產試飛任務紀實:在這片奮斗的土地上
2020-01-08
復合材料廠生產現場。
試飛站現場。
機身裝配廠生產現場。
C919裝配現場。
當漠北的候鳥攜著寒風回到閻良上空時,2019年已經進入尾聲。
在航空工業(yè)西飛,400萬平方米廠區(qū)的一隅,總裝廠的飛機早已推出廠房,冬夜的停機坪少了幾分往日的喧囂。“盡量用好有效工作時間,效率, 才是真正的紅利。”這是記者得到的答復。
12月21日,隨著冬日暖陽照亮航空城,2019年計劃交付的最后一架飛機鉛封完成,宣告了西飛提前10天圓滿完成全年鉛封交付任務。鉛封現場除了激情的掌聲和擁抱之外,更多的是均衡生產、連續(xù)交付的自信和堅定。這一切的背后,是航空工業(yè)黨組的正確領導,是用戶代表、試飛局、兄弟單位,以及西飛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也是西飛履行主機廠主責, 科學組織,按照均衡生產節(jié)拍,實現了公司生產能力更深層次釋放,推動了公司向更高質量發(fā)展邁進的具體表現。
在這充滿夢想與奇跡的時代,實干,永遠是對夢想最好的致敬。在通往夢想的征途上,西飛全體干部職工激揚團結奮進,不懈怠不停滯,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凝心聚力,過了一山再登一峰,在2019歲末收官之際, 呈上了一份高質量發(fā)展的成績單。
均衡交付 準時生產成為常態(tài)
高質量的發(fā)展,離不開全體干部職工的全情投入,每一個小目標的達成,就是一步步靠近智慧西飛大目標的實現。
瞄準高質量發(fā)展,西飛不斷刷新著紀錄。2019年,在完整、規(guī)范、高效的運營管理體系支撐下,西飛以精益生產、均衡計劃、透明管控為路徑,圓滿實現均衡交付目標。其中, 零件配套較上年增長9.8%,高質量完成C919全年生產交付任務。
在試飛站,站長惠少勇翻開全年試飛計劃表對記者說:“挑戰(zhàn)一直存在,使命卻始終不變,我們就是要迎難而上,做好均衡交付的‘守門人’。”2019年,試飛站始終保持全站一盤棋,繼續(xù)深化改革,他們將航空報國精神和機務精神融入大干的熱血中,從“首月首交”到單元驗收, 從安全整頓到制度建設,力爭做好高質量試飛發(fā)展的開拓者。
試飛站以重點工作計劃、三級工作計劃、管理創(chuàng)新項目庫實施計劃表作為全年工作的“三本賬”,對標承接公司運營管理體系的11類業(yè)務流程,充分體現技術和管理創(chuàng)新,使各業(yè)務模塊齊頭并進。他們以試飛交付任務為中心,減少管理環(huán)節(jié)和冗余流程,改變了原有“業(yè)務室+機務大隊”的傳統(tǒng)模式,明確了各型號試飛交付單元為生產組織核心的未來發(fā)展之路。為配合精益工廠建設,試飛站進行了歷年來最大幅度的人員調整, 重點加強技術人員與單元建設的緊密結合,并以此為基礎,持續(xù)優(yōu)化主力機型的工藝流程圖梳理,確保各型號在公司規(guī)定試飛周期要求下提升10%的交付時間。另一方面,試飛站按照建設智慧西飛發(fā)展需求,加強對試飛機務高端人才的培養(yǎng),制定了人才培育方案,以技能帶頭人項目為依托, 為試飛機務儲備后備人才。
在總裝廠,針對機型生產特性,分別推動均衡交付、快速交付,以及電纜生產線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讓“均衡生產、準時交付”成為現實,一型機從關鍵成品配套至飛機交付,周期再創(chuàng)歷史最短紀錄。
提前完成全年任務的總裝廠不滿足于現狀,還在謀求如何讓生產更均衡高效。廠長耿育科說:“改革改進沒有盡頭,職工已經適應了管理改進。不改進,職工首先不答應!”
今年,總裝廠繼續(xù)優(yōu)化各條生產線精益單元生產模式,針對關鍵成品不能按時到位的問題,制定專項改進措施,制定不同狀態(tài)的三級生產作業(yè)計劃,避免重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強化生產條件準備,編制細致的生產保障計劃,涵蓋全部生產物料保障項目。同時,他們提前梳理影響飛機三級生產作業(yè)計劃的問題,分析存在風險并采取應對措施,建立預警機制, 提前解決問題,確保按計劃準時開工; 完善《總裝廠三級生產作業(yè)計劃考核管理辦法》,全方位剛性考核各機型三級生產作業(yè)計劃,有效提升三級生產作業(yè)計劃準確性。
結合精益工廠建設工作,總裝廠明確單元、業(yè)務室的分工界面及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通過各級管理者、普通員工的“責、權、利”進一步明晰,不斷調動員工積極性、激發(fā)員工潛能。在生產現場,職工的士氣更高漲,大家都在想“我能為生產計劃的精準執(zhí)行做些什么”,而不是“生產計劃讓我做什么”。這種思維格局的提升,帶動了團隊協作程度穩(wěn)步提高。
總裝廠試驗交付單元的幾位老師傅感觸頗深:“以前是自己的觀念老舊了,都是憑經驗干活,現在按流程干活,從來沒想過,原來活還能這樣干,改得好!”單元長陳智海說:“現在管理上更輕松了,以前是啥都要管, 又啥都管不好,現在職工的主動性調動了,啥事都有人主動管、自主做。”
讓每一個單元和崗位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讓每一個勞動者為上下游多想一些,多走一步,體系的鏈條才能真正緊密咬合在一起。
從邂逅精益到習慣精益
用數據代替經驗,用軟件代替腦力,用設備代替人力……隨著精益工廠建設的逐步推進,西飛人從邂逅精益到習慣精益,企業(yè)正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從專業(yè)廠廠長到單元長, 生產組織和管理人員感到的顯著變化是,科學的手段和方法讓他們得以從繁雜的低效協調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精益加工中心生產現場豎立的大屏展示的是生產管理系統(tǒng)“駕駛艙”, 從整體進度、月份進度到工作包、具體圖號,任何人都能實時查看中心生產情況,真正打造“透明工廠”。透過這塊大屏,看到的是精益加工中心從“硬件”到“軟件”的突破提升。目前,精益加工中心的計劃管控軟件已全面運行,可以利用軟件實現計劃排產、跟蹤和顯示功能,開始了生產管理系統(tǒng)與生產現場看板并行的過渡階段。計劃組主管姜偉一邊查看系統(tǒng), 一邊對記者說:“現有的軟件實現了單元全部圖號的跟蹤、匯總、分析功能,改變了過去拿著零件清單問單元長、問配送人員生產進度的情況。這種低效的工作方式,終于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結構件廠梁框件單元的單元長王文昊說:“以前,在生產現場工人們總是圍著我轉,一天走上兩萬步,一個月穿壞兩雙鞋,接三四百個電話是常有的事兒?,F在分層級管理,生產現場的各類問題會按職責和流程由相應的負責人來解決。”用流程與制度替代個人指揮,是他覺得單元里發(fā)生的最大、最本質的變化。
機身裝配廠ARJ21機身裝配單元的單元長李軍軍和單元生產骨干們在“頭腦風暴”中提煉出的“伙伴文化”,讓他們翻越了困擾生產進度和質量的“兩座大山”。ARJ21飛機從月產1架份到月產3架份,從單機15份拒收單到現在的單架機無責任拒收單,精益單元建設成效顯著。
從邂逅精益到習慣精益,在成就一批青年骨干成長之路的同時,每一個精益單元,也像一個個茁壯成長的孩子,正在西飛這片奮斗熱土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精益工廠建設讓越來越多的職工真正感受到產品是有生命的,精益工廠的魅力,正在不斷綻放。
創(chuàng)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fā)動
抓創(chuàng)新就是抓發(fā)展,謀創(chuàng)新就是謀未來。西飛創(chuàng)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fā)動,以科技創(chuàng)新支撐公司高質量發(fā)展,為公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不竭動能。
科技創(chuàng)新在西飛有仰望星空的浪漫,但更多的是腳踏實地的布局和實踐。在這里,技術應用的全面深化讓生產制造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2019年,公司結合型號發(fā)展需要,加大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預先研究與應用研究力度,進一步推動飛機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應用、機翼整體壁板數控噴丸成形技術、航空高效數控加工技術、大型復合材料構件制造技術、機翼壁板自動鉆鉚技術等一批重點研究項目向更深維度的研究和應用,不斷激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內生動力,為型號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實踐證明,改革創(chuàng)新帶來的核心競爭力,讓西飛解決了一批飛機制造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多型飛機總裝配生產線, 形成“大型飛機總裝集成”的核心競爭力和大型飛機機翼制造、復合材料整體結構件制造等關鍵技術集群;運20批量列裝,轟6K護衛(wèi)海疆,已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戰(zhàn)略力量;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西飛打造的一流武器裝備,編隊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在西飛,創(chuàng)新不僅體現在科技領域,在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各領域的創(chuàng)新從未停止,創(chuàng)新驅動的新引擎正在西飛全速發(fā)動。
“讓數據會說話”。在今年一季度西飛召開的經濟運行分析會上,通過管理模式變革和管理方法創(chuàng)新成功打造的“駕駛艙”平臺驚艷亮相。一幅猶如飛機駕駛艙的畫面上依次排列著承載數據的各類表盤,這個以數據管理為基礎,以精準化和精細化為特點的“企業(yè)運營指揮中心”,被大家形象地稱為“駕駛艙”,它生動詮釋了西飛的“精準化管理”。精準識別、精準分析、精準預測和精準管控,使管理成本有效降低,生產效率“事半功倍”。
公司大力推進的ERP、生產作業(yè)綜合管理系統(tǒng)、MES等核心平臺的應用,圍繞生產計劃精細化工作,開展了存貨管理提升工作。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體系集成、貫通,固化體系治理成果。生產保障管理持續(xù)夯實計劃協同成果,拓展保障計劃與其它模塊業(yè)務對接,不斷優(yōu)化完善管理體系建設,狠抓工裝計劃協同與現場管理,基本構建了響應快速、管理顯性、流程清晰的生產保障組織模式。生產組織精益化、生產計劃均衡化、生產管控透明化,為西飛全年任務的完成平添了底氣和自信。
2019年,采購管理部變?yōu)?ldquo;一部一中心”,實施“管辦分離”,執(zhí)行業(yè)務統(tǒng)一劃歸物流管控中心,這標志著公司由采購管理向供應鏈管理轉變,由關注合規(guī)性向關注價值創(chuàng)造轉變。“戰(zhàn)略采購”不同于以往只是單純比價選擇,而是要在需求管理、戰(zhàn)略尋源、供應商關系管理、供應商培育上下功夫,通過各方面的協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先進的供應鏈體系未來將對公司的發(fā)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面臨外部關鍵成品配套交付異常緊張、生產任務增長、需求增大等諸多問題,為保證飛機連續(xù)生產,采購管理部一方面實施計劃協同,提升物資采購、配送計劃的準確性。物料配送系統(tǒng)提升庫存信息、合同信息、到貨信息、采購計劃信息等各方關聯度。材料的下料、配送緊密圍繞生產拉動需求,生產現場根據庫存資源進行排產、決策,提升配套準時性。另一方面,組織加強內部溝通協調,指派專人參加現場SQCDP會議,組織供應商在西飛建立現場保障小組,一旦出現問題可以快速反應。精準的工作計劃、有效的管控模式、精細化的過程管理,都保證了成品按期配套。
創(chuàng)新,最吃勁的是從“0”到“1”的突破。正是有了全員創(chuàng)新活力的充分釋放,創(chuàng)新動能就會在“最后一公里”迸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工藝改進“一小步”,生產效率提升才會前進“一大步”。成千上萬條數據的收集整理, 各項流程規(guī)范的精雕細琢,一份份工藝方案的改進優(yōu)化,全員付出時間、精力和汗水,都將成為最終的受益者。
誓言鑄就英雄夢
報國夢,強軍夢,航空夢,這是航空人的使命。在西飛的每一個角落, 一個個全力以赴的身影正用自己每日精進的一小步,助力西飛快速前進的一大步。有夢想,誰都會發(fā)光,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航空人忠誠奉獻, 逐夢藍天。西飛黨委全面承接新時代航空工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堅決落實集團黨組各項工作部署,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落實到科研生產工作中,將主題教育煥發(fā)出的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
在西飛,越來越多的人在平凡中獲得意義。每天都有故事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每一個故事,都是力量的凝聚; 每一個故事里的人,都在向夢想致敬。
在西飛,生產現場SQCDP看板上紅色標出的P要素管理格外鮮艷, 黨建元素賦予了SQCDP管理的時代內涵、企業(yè)特色,凸顯了各級團隊的政治性。在科研生產現場的三級計劃可視板上,黨員職工的名字上面都會有一枚紅色的黨徽熠熠生輝。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激發(fā)黨員群眾的攻堅熱情,助推生產任務的完成。各專業(yè)廠通過“亮身份、踐承諾、作表率、比貢獻”黨員技能和承諾亮曬等形式,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奮斗是一種情懷,這種發(fā)自內心的歸屬感迸發(fā)出來的創(chuàng)新活力,正是西飛不斷前進的原動力。
在復合材料廠的“黨員先鋒隊”授旗儀式上,單元長唐珊珊作為黨員先鋒隊隊長做出莊嚴承諾:“隊友們, 公司提出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工作崗位就是我們的戰(zhàn)場!”團隊成員擰成一股繩,出謀劃策、集智攻堅,通過技術革新、技能提升,全方位開啟數字化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制造模式從手工鋪貼向專業(yè)化、自動化、智能化制造的轉變。
在設備廠機電維修單元成立的“快響保障團隊”,承諾發(fā)生關鍵設備故障,必須10分鐘快速響應。有一次,蒙皮成形廠12米爐出現臨時故障,快響保障團隊出動設備搶修“小紅車”,僅用6分鐘,機械、電氣兩組專業(yè)人員迅速到場解決問題。用戶臉上的驚訝和喜悅,讓團隊成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機翼裝配廠,平均年齡不超過27歲的某型機外翼翼盒數字化裝配系統(tǒng)研究團隊,肩負著某型機外翼翼盒數字化裝配系統(tǒng)的研制和應用工作。他們勤于鉆研,在數字化裝配領域想法新穎,不斷創(chuàng)新,使某型機外翼翼盒數字化裝配系統(tǒng)順利投產應用,大力推動了公司數字化裝配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
同為年輕人的王超山、李城,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C919智能制造單元建設路上的“一座山、一座城”。他們一個精通LTD(高精度制孔設備) 設備操作,一個精通LTD設備編程。為了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制孔質量,王超山、李城兩人主動請纓加快LTD制孔設備的試用驗證,盡快投入生產。20多個夜晚,他們在沒有影響現場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完成了LTD制孔設備的試用驗證,并用LTD設備完成了總裝站位孔的制孔、锪窩,給現場工人帶來了真正的實惠。他們的“釘釘子”精神也影響了其他人,新來的兩位操作人員也主動加入到了他們的行列。
在服務保障現場,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當一架架戰(zhàn)鷹呼嘯飛過天安門廣場時,西飛外場閱兵保障服務代表們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閱兵辛苦一陣子,人生光榮一輩子”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王志強、張小林、朱貴紅、白劍、楊鵬、吳玉春……他們在外場堅守三月,不負使命。這是一支忠誠善戰(zhàn)、保障有力的客戶服務隊伍,他們常年堅守在外場的飛行保障一線,從不喊苦,從不叫累,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必須百分百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保障飛機的安全和用戶飛行訓練任務的完成。
斗轉星移,時空變換。不變的, 是西飛人奮斗的步伐和身影。他們的足跡印在每一個時辰中,過好每一個時辰,不留空白,他們追求的是自己平凡又偉大的夢想。
在試飛站,中伏天的一場大雨將停機坪沖刷得格外清新,機務人員正在細心地擦拭飛機,在他們心里有一個標準,從自己手里交出的飛機,“顏值”與“實力”必須齊飛;總裝廠結構對接單元的工人正在互相配合進行安裝,工人劉再強的汗珠從臉上不停地滴落,他卻毫無察覺;復合材料廠復材成型單元的工人正在進行鋪貼, 鋪貼平整度也是產品質量控制的關鍵,需要操作者付出更多的細心;機身裝配廠ARJ21機身裝配單元的工人緊張地進行中后機身的鉚接工作; 僅隔一個通道的ARJ21機翼裝配單元的工人們正在對內襟翼前緣制孔, 鉚槍聲是他們共同發(fā)出的戰(zhàn)斗號角。
雨后的陽光灑進辦公樓,西飛設計院綜合技術所可靠性組的設計員們正在認真地討論技術文件的細節(jié),此時的他們,是一群身上有光的人;此時模具鍛鑄廠的廠房里,鉗工劉鮮紅正在對型胎進行打磨,打磨時迸射的火花和她的名字一樣紅,在這個崗位上,她已經工作了20多年;型架夾具廠的型架/數字化集成裝備服務保障單元的工人正在對工裝進行定檢。為了給正常生產裝配留出更多的時間,他們全力以赴服務保障一線,隨叫隨到。
當日漸西沉,夜色將至,生產一線奮斗不止、辛勤工作了一天的人們還在忙碌著。
鈑金構件廠液壓成形單元的職工,為了均衡生產目標的實現,每個人都不讓零件配套在自己手里停頓, 繁忙的工作節(jié)奏讓他們忘卻了時間。此時,總裝廠房外的燈光已亮起,在這燈光下工作的是該廠電纜單元的職工。電纜是近年來飛機生產交付的瓶頸,自精益單元建設以來,單元里所有員工都參與到一專多能的行動中, 所有的盤箱工都取得了電纜證,縫紉工已開始電纜制造培訓。為了全力配合生產一線的工作,工具管理中心分布在各條生產線的工具庫房里一直有人值守,保障生產,“配齊”工具是他們的責任。
零點換日,一日之始。機器機床醒著,值守它們的人也在忙碌著。
熱表處理廠的真空油淬爐24小時不停,零件熱處理單元的女工們打趣地說自己是領略凌晨寧靜美的人, 火熱的爐膛映照著她們那一顆顆“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火熱的心。在蒙皮成形廠,蒙拉單元輪廓銑的賈磊、李書永上的是夜班。由于蒙皮零件大, 加工難度大,精度要求高,對工人的技術水平也是挑戰(zhàn)。兩人在一起配合工作有六七年了,互相之間早有了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領會對方的意圖,龐大的蒙皮在他們手里很自如地被送上了銑床。在數控加工廠, 型號不同的機床前,萬籟俱寂,靜得只能聽到數控機床的運行聲。在無數個寂寞的夜里,只有操作面板上的字符,與操作工人們無言交流。
……
這就是奮斗者的日常,這就是平凡人的英雄夢。
當人類工業(yè)之光在閻良小鎮(zhèn)點起星星之火時,距離這片土地孕育出華夏文明的第一個大一統(tǒng)國家,已經是2400年前的事了。70年來,是奮斗, 重新喚醒了這片土地。而這片灌溉了時代精神養(yǎng)分的土地,也注定將為中國人書寫出新的故事和新的奇跡。
在這片奮斗的土地上,我們,因自信而豪邁,因熱愛而協同,因擔當而執(zhí)著。每一份力量、每一次進步, 將不斷凝聚,就如同一個個火種,匯聚成一把火炬,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更照亮了報國夢、強軍夢、航空夢的前路。
這條路,蜿蜒向前。從這片土地上,一直通往“智慧西飛”的美好明天。 (周丹巖)
本版攝影 喬濤 李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