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何曾让须眉
发布日期:2020-02-28
在航空工业通用医疗成飞医院援鄂医疗队里有这样一对姐妹花,她们相识于青葱校园,毕业后又携手走进成飞医院。一个成为了血液、内分泌科护士,她叫汪田;而另一个则成为了心血管、神经内科护士,她叫李嘉欣。
上阵姐妹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告急,需要全国的援助。没有经过商量,姐妹俩颇有默契地在各自的科室里递交了请战书,希望能够奔赴战“疫”最前线。为了能够随时待命,过年期间,汪田选择了坚守工作岗位,就怕赶不及医院的出征。正月初八,一则不幸的消息传来,爷爷去世了。这位“90后”姑娘只能默默流泪,在心里愧疚地和爷爷说了声“对不起”。她知道,此刻,在一千公里外的武汉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她。
2月9日,医院援鄂医疗队出发了,汪田和李嘉欣携手奔赴前线。这一次,她们的战场是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因为怕家人担心,直到出征汪田都没敢告诉妈妈。几天后,从朋友那里得知女儿已经前往武汉的消息后,汪妈妈给女儿打去了一个电话,这通电话没有想象中的责备,只有不停地叮咛,还伴着隐隐的哽咽。
好姐妹李嘉欣,在疫情发生后也马上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假期计划,第一时间从老家赶回成都待命。因为孩子还小,大家都劝她再考虑考虑,但她却说:“没有国哪有家,娃可以等等,但前线等不得。”每当看见视频里哭着找妈妈的孩子,她总是笑着安慰小家伙:“再等等哈,妈妈很快就会回去的。”可等关掉视频,她的眼睛总是红红的。
那些在方舱医院的日子
来到武汉,从陌生到熟悉,从笨拙到熟练,姐妹俩每天要穿着密闭的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穿脱防护服、坐车、回酒店清洗,每天差不多要有10个小时的时间水米不进,大家已经从最初的体力不支“进化”成了真正的“女汉子”。
在方舱医院的每一天,她们都要督促患者执行医嘱,指导患者自我防护,安抚患者情绪……嘴里不停地重复着那句:“阿姨、叔叔、姐姐、哥哥,有事就找我,我是您的管床护士,不要怕麻烦,这是我的工作。”在这里,她们一直践行着医者的使命和仁心——“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2月19日凌晨1时,汪田和李嘉欣第一次坐上了夜班公交车,俩人一如既往地相互打气加油。夜幕里的武汉,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城市,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人来人往;但方舱里却是灯火通明,有想回家的患者,有坚守岗位的警察,还有一刻不停奔走着的医护人员……
李嘉欣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查房时,一位阿姨静坐在床边抽泣,询问得知阿姨难过于不能看望病危的母亲。我多想递给她一张纸巾,多想紧紧握住她的双手,多想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我哽咽了,咬咬牙,轻轻地告诉她:‘阿姨,我们会陪着你们一起加油,您的健康也是您妈妈的最大希望。’”
一位医疗队的同事还把一位患者发的微信拿给记者看,上面写道:“我老公之前在成都工作了20年,一看到成都支援武汉的医护我特别亲切,她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勇气。每次小汪上班时总来问候一声,不上班时也给我发微信,这种关心真的胜过了不在身边的亲人。”
“身处战‘疫’的最中心,每天接触这么多患者害怕吗?”
她们这样回答,“有时候会有一闪而过的害怕,但是看到那么多患者,一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害不害怕的问题。”“会害怕的,但害怕也得上,因为我们是医护人员。”相较于刚到那几天的担忧和焦虑,现在的她们身上流露出的是更多的从容和笃定。
2月21日是汉阳方舱医院的一个大日子,因为这一天首批治愈的50多名患者出舱了。汪田特意发了一条长长的朋友圈:“尽管每天10个小时不吃不喝,尽管每天穿着纸尿裤裹成大粽子,尽管满脸印痕衣服拧出水,但这一刻,比自己中了大奖都开心。”李嘉欣也发了朋友圈来纪念这一天:“陪你们走过黑夜,今日终于迎来黎明,恭喜康复,现在真希望用一顿火锅来庆祝一下。”
这一天,是她们来到武汉的第12天。下午1时,姐妹俩又坐上了前往汉阳方舱医院的公交车,她们的战斗还在继续,武汉的战斗也还在继续……
寒冬已去,暖春即来,待到那一日,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归来的每一个你们!(本报记者 郭美辰 通讯员 常庆星)